重庆租个量网络科技
Chongqing Zugeliang Network Technology
客户统一服务热线

400-099-1316
400-099-1316
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

桥梁沉降观测点如何布置及注意事项有哪些

    桥梁沉降观测点的布置需遵循全面反映结构变形、确保观测精度、便于长期保护的原则,结合桥梁类型、结构特点及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布设。以下是具体布置方案及注意事项:

    一、观测点布置原则

    1、全面性与代表性

    观测点需覆盖桥梁关键部位(如承台、墩身、桥台、梁体),确保能反映整体沉降特征。

    桥墩:沿纵、横轴线布设在外边缘或墩面上,墩高>14m时设2个观测点,≤14m时设1个;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.5m,立尺困难时可移至顶帽。

    桥台:台顶(台帽及背墙顶)设不少于4个点,两侧及背墙两侧各1个。

    涵洞:进出口两侧帽石或涵体各设1个点,顶中心增设沉降板。

    特殊结构:悬索桥按主跨8分点布设,斜拉桥按主跨4分点及边跨跨中布设,主跨>500m时增设测点。

    2、稳定性与抗干扰性

    观测点应埋设在结构稳定、抗噪声干扰强的位置,避免因施工或环境因素破坏。

    埋设材料:直径≥12mm钢筋,埋入深度≥12cm,外端90°弯钩并稍离墙体,便于置尺测量。

    3、闭合水准路线

    按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或附合路线,确保数据可校核。例如,测点1-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,测点3-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。

    二、布置步骤

    1、设计文件审核

    根据设计规范编写沉降观测设计书,明确测点数量、位置及观测频率,经审核后按设计图选点布设。

    2、钻孔与埋设

    使用比观测点底部直径大1-2号的钻头钻孔,清除杂物后用免钉胶或胶类灌孔,旋转放入观测点并涂抹胶固定。

    3、标志与保护

    设置测点标志牌和保护装置(如防护罩),防止胶未固化前被破坏。


NR8AVjViQ1FBMU1UZ3dOREk0TnpLM21nOW43RThWTmchIQUAcXVuZ3o!.jpeg


    三、注意事项

    1、仪器与精度要求

    水准仪:精度不低于DS1级,配合高精度铟钢尺或锰钢尺。

    全站仪/GPS:全站仪适用于大型桥梁高精度观测;GPS自动化程度高,但需定期校核数据。

    静力水准仪:压差式(量程1000-3000mm,精度0.015%FS)或磁致伸缩式(精度±0.1mm,分辨率0.01mm)适用于高程变化监测。

    2、观测频率与周期

    施工期:每周至少1次,梁体徐变变形需从预应力张拉开始至无砟轨道铺设前系统观测。

    运营期:重要路段每年1次,一般路段2年1次;汛期前后(5月、10月)各1次。

    异常情况:发现沉降异常时立即加密观测,并报告相关部门。

    3、环境与操作规范

    五定原则:基准点、工作基点、观测点位稳定;仪器设备稳定;观测人员固定;环境条件一致;观测路线、镜位、程序和方法固定。

    校核要求:前后视距≤30m,视距差≤1.5m;沉降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容差≤1.0mm。

    避让遮挡:点位上方立尺距离内无遮挡物,如有则调整测点高度或位置。

    4、数据处理与分析

    原始记录:每次观测后检查数据准确性,调整高差闭合差,推算各点高程并填入统一表格。

    沉降量计算:本次沉降量=本次高程-上次高程;累积沉降量需记录观测日期及荷载情况。

    曲线绘制:以时间t为横轴,沉降量s为纵轴绘制关系曲线;以荷载为纵轴,时间为横轴绘制荷载-沉降曲线,分析沉降趋势。

    5、安全与保护

    观测点埋设后需检查胶固化情况,防止人为破坏。

    汛期或极端天气后需立即复测,确保数据连续性。

    关于我们

    重庆租个量专业从事测绘测量18年,公司拥有全系列测量仪器设备,以及所用传感器、物联网等。公司所开发的自动化监测平台(AMP)、传感器云平台(SCP)已在多条轨道交通线路、大型水电站自动化监测中广泛应用。除此之外公司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,为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,可现场勘察,项目实施,后期运维等一站式服务,想了解更多详细方案,欢迎来电咨询。
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重庆租个量网络科技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  ICP备案:渝ICP备2023002500号